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

撤銷教育部臺灣才能有真正民主

郭宝胜
最近舉世矚目的課綱黑箱調整事件,再一次地暴露了國民黨及馬英九強姦民意、傾中促統的一貫面目,也暴露了吳思華及教育部官員罔顧學生抗議甚至死諫、頑固不化的官僚作風和專權者的霸道,同時也暴露出臺灣與美國相比,在人權意識和民主體制還差一大截。
堪稱民主典範的美國,其公民們大都具有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意識,他們認為教育、文化等權利屬於公民私權,政府公權力不應該干涉。政府對教育內容、文化產品管制的些微擴張和濫權,美國公民們都抱有戒心。因此,與臺灣相反,美國沒有文化部,美國自建國後長達200多年也沒有教育部。現在的美國教育部,是1980年才設立的,權力非常小,不管考試升學,不管教材書內容、不管評估,不管具體教學,不管政治思想。而教材書的制定權在各州的民間社會(一般由普選產生的州教育董事會State Board of Education負責),而公立學區、學校對教材書有絕對自由的選擇權。
美國教育部的前身為美國教育局,成立於1867年。教育局是一個非內閣成員的獨立政府機構,只限於在全國範圍內收集和整理有關學校機構、管理、體制和教學方面的信息,當時的教育局很小,除局長外,只有3個工作人員,經費每年只有約13000美元。作為內閣成員的聯邦教育部是1980年民主黨卡特總統時建立起來的。但根據1980年的《教育部組織法》,美國教育部被明確禁止對任何教育機構、學校或者學校系統的課程設置、管理或者人事安排進行任何形式的命令、監督或者控制。因此,美國教育部無權任命一個學校的校長,也無權規定教師的職稱和薪水,更無權過問學校的課程和老師的教案。
不僅如此,出於自由主義理念和對政府惡的本質的考量,近30年來大部分共和黨人最重要的的競選訴求之一就是廢除教育部,從雷根到鮑勃・多爾到麥凱恩都是如此。2000年,共和黨的競選決策會議再次通過了取消教育部的決定。面臨著共和黨人巨大壓力,又有著現實法律障礙的教育部不敢對管轄範圍之外的事物越雷池半步。
與美國教育部相反,如今臺灣的教育部權力之大超過了美國總統,不僅可以制定和調整課綱、而且成為執政黨意識形態的傳播部門(國民黨的中宣部?)、更成為叫囂要審判和抓捕學生的特務部門。吳思華還口口聲聲他得到了馬英九的支持,這樣一個教育部長在美國早就當做瘋子而被關進瘋人院了。課綱事件與2013年的馬王政爭,都說明臺灣的民主是半吊子民主,根本沒有徹底化。一個總統竟然通過剝奪議長黨籍趕議長下臺!一個教育部長竟然聽命於某黨指使擅改課綱並強行推廣!這在民主的美國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貽笑大方。
臺灣半吊子民主的根源除了國民黨不願放棄威權時代的種種特權、政治文化習慣外,還在於臺灣政府和社會深受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影響。與西方中世紀以來政權並沒有教化功能相反,中國自古以來的君王本身就是教主、行政首腦本身就擔任教化民眾的功能。《周易》說:「聖王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君王和教主的合一、行政和教育的合一,就構成了中國傳統專制政治的聖王理想和模式。套用西方基督教的語言,中國傳統的君王,是君王、祭司、先知三個身份的合一。這種聖王理想就決定了臺灣島內民眾大都認為國家應該設立教育部、教育部應該審定課綱,也決定了中華民國政府,行政與教育合一,通過教育推廣其意識形態。
臺灣要實現真正的民主,首要任務就是撤銷掉教育部和文化部(這兩個官僚部門的存在是臺灣民主政治的羞辱),由政府來主導教育和文化,這是古老的中國聖王政治產物,與現代民主政治的「小政府、大社會;人權高於主權;政府是最大的惡、必須受到最大的限制」等觀念背道而馳、格格不入。臺灣教育權要真正回歸民間社會,仿照美國,由臺灣各城市民間機構來制定公立學校教材書,而各學區和學校對教材選用有充分的自主權。
當然臺灣要實現真正的民主,還在於民眾不歇的抗爭,特別感謝在反黑箱課綱抗爭中獻身的林冠華同學和眾多在教育部門前晝夜奮戰、犧牲奉獻的年輕學生們,你們的汗水和鮮血,實際上在為臺灣走向真正的民主國家而鋪平道路、指引方向。
请宝胜喝咖啡 激赏郭宝胜文集 https://www.paypal.me/baoshengGuo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